<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常恕清 经营传统却非传统农民

        日期: 2016-05-17  来源:王久权

           订一个展位要花1700元,“小家小业”的龙潭区乌拉街恕清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常恕清觉得有点儿贵。他想了一个办法,联合附近一家生产笨鸡蛋的合作社和一家自酿葡萄酒的家庭农场,三家共同出资订一个展位,抱团儿参加了今年的开江鱼美食节展销会。

          “我们不指望在展销会上创造多大的销售额,我们参会的目标就是打形象、树品牌、立口碑。”常恕清说。在展销会上,他舍得把他们合作社生产的精品乌拉街杨屯白小米做成一锅又一锅的粥和饭,让人们不限量地免费品尝。“能有更多的人尝到当年皇帝都夸赞的优质白小米,我们就赢了。”

          常恕清与绝大多数农民最大的区别,就是这种品牌观念和经营意识。

          传统农民只会生产,而常恕清既会生产,又会营销。大大小小的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他只要得到信儿,总会想方设法参加。这些天,为了提高生产过程透明度,他赶在谷子耕种之前,引进安装了网络视频系统,让合作社进入了可视农业时代。

          然而,常恕清采用的谷物生产方式十分“落后”。肥料,完全用传统的农家肥,不用一丁点儿化肥;除草,完全用传统的人工手薅,不用一丁点儿农药;打场,一定要等河水上冻后,到冰面上,用传统的石头磙子脱粒,不让谷粒沾染任何沙尘;就连磨米,都是用传统的石头碾子,而不是现代机械。

        这就是常恕清,经营的是传统,自己却早巳不是传统农民。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