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10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10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日期: 2015-11-04  来源:吉林粮食市场网

          10月份,正值秋粮收获上市时节,国内玉米市场在“市场”与“政策”博弈中整体呈现弱势下行格局。其中:东北产区新粮不断上市,市场供给压力逐渐显现。同时,临储玉米拍卖几乎停滞不前,对其价格形成打压。但临储玉米收购启动在即,同样对其价格底部有所支撑;华北产区在缺乏临储和补贴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其价格在经历持续下跌行情后率先筑底,临近月末,局部甚至小幅反弹;而南北港口及南方销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其价格双双回落。国际市场方面,多空因素并存,其价格先扬后抑。
          一、市场行情回顾
          (一)国内市场
          东北地区:10月份,东北产区新玉米陆续收获上市,玉米价格整体弱势下行。一方面,新粮上市施加市场,同时,临储玉米拍卖缺乏比价优势仅零星成交,“去库存”与新粮上市压力叠加;另一方面,伴随临储玉米收购执行时间的临近,基层部分代储库点已提前启动,特别是自吉林省公布深加工增加玉米补贴后,大部分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收购热情有所回暖,参与收购的企业同步增加,市场购销氛围逐渐升温,一定程度限制玉米价格下跌空间。
          截止10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4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820、1780、1820,分别较月初下跌180、170、180;出库价分别为1950、1900、1960,分别较月初下跌120、130、70。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80,较月初下跌200,出库平均价1920,较月初下跌77。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840,较月初下跌100;出库平均价1940,较月初下跌130。
          华北地区:10月份,华北产区玉米市场整体经历了下跌-企稳-局部反弹的过程。具体来看:国庆节过后,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大幅下调,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已经比上年同期下滑550-600元/吨,部分地区农户惜售心理加重,深加工企业下调速度放缓,甚至小幅提高收购价格以稳定收购数量;10月中旬以后,在农户惜售情绪较重、玉米比价优势凸显以及部分甚至逆流东北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其价格底部区间逐步清晰。10月下旬以后,华北产区优质玉米批量外流,并代替东北粮源逐渐成为南方销区玉米市场供应主力,其价格跌势放缓,局部地区小幅反弹。
          截止10月末,山东、河南、河北2014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1690、1608、1733,较月初分别下跌30、上涨8、下跌20。
          南北港口及南方销区:10月份,在主产区新粮不断上市、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即将启动、市场购销氛围逐渐升温及华北玉米市场价格优势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南北港口玉米市场却依然呈现“双降”格局(虽然国庆节后,北方港口玉米市场现逆市上扬行情,幅度20-40元/吨不等,但此番上扬行情仅是“昙花一现”)。究其主要原因:库存有所回升、供应压力较大、华北玉米逆流及杂粮替代等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月,南方销区玉米市场用粮企业采购需求谨慎,价格持续下跌。
          截止10月末,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960-1970,理论平仓价1960-2010,较月初下跌60-7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130-2150元/吨,较月初下跌50-7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2140,福建福州2250,均较月初下跌60、80。
          (二)国际市场
          10月份,国际玉米市场多空因素并存,其价格整体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具体来看,本月中上旬,美国玉米收获工作临近尾声,但是农户囤货惜售心理依然浓厚,加之出口需求改善,美元汇率走软,原油走强,支持其价格上扬。不过进入下旬以后,中国暂停采购美国玉米酒糟粕,美国国内乙醇行业的玉米需求不振,也一度促使其价格下跌。
          截止10月30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12月合约价格为3.82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币/吨),较10月初下跌2.5%;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78美元/吨,合人民币1130元/吨,较10月初下跌37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07元/吨,较10月初下跌5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146元/吨。
          二、影响因素分析
          1、临储玉米拍卖价格优势削弱,流拍较多。本月,临储玉米拍卖流拍较多,其中10月15-16日及10月29-30日拍卖会投放玉米甚至全部流拍,其余两次仅零星成交,成交率低至0.05%。据统计,今年迄今为止临储玉米成交586万吨。临储玉米进厂成本相对于新玉米市场价格明显偏高,即使考虑到东北地区竞拍临储玉米补贴政策,临储玉米依然没有吸引力。
          2、吉林省加大深加工企业竞拍收购新玉米补贴力度。2015年以来,国家对东北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不断加码,特别是10月14日,吉林省再次加码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拟将原补贴标准每吨150元提高至350元,即每竞拍一吨临储玉米补贴350元(国家100元,省250元),每自购并加工转化一吨玉米补贴250元。政策执行期为201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吉林省加大深加工企业竞拍收购新玉米补贴力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省内新粮上市和库存压力,支撑后期价格。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种对东北玉米消费的支撑可能间接促使华北优质玉米收购机会的降临。
          3、华北玉米逆流东北港口现象日益突出。由于今年东北继续执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且今年东北玉米收获和收购进度同比有所延迟,关内外玉米价差明显扩大,直接导致关内玉米比价优势突出,取关内外玉米最新上市的两个代表地区,河南和辽宁省为例,目前关内玉米比关外低足足200元/吨,今年3月底两者最大价差在150元/吨以内,去年同期两者更是几乎无价差。同时,在比价效应影响下,10月份以来。华北玉米逆流东北港口的现象日益突出。以山东羊口港为例,截止10月末,当地玉米集港成本仅1800元/吨,运至东北港口等费用约100元/吨左右,至大连、鲅鱼圈等港口成本约为1900元/吨,处于现阶段鲅鱼圈玉米集港成本区间1900-2000元/吨的下限。
          4、收获进度同比推迟,农户惜售情绪不减。据了解,今年我国北方玉米产区不仅新粮上市节奏因价格下跌、市场获利预期下降而放慢,由于前期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东北产区整体收获进度也同比延迟。据农业部消息,截至10月26日,全国秋粮已收获83%,进度同比慢4.5个百分点。其中,玉米已收90.1%,同比慢6.7个百分点。另据跟踪统计显示,截止目前,东北大部分产区玉米已完成收获,其中,辽宁基本完成收获,农民售粮进度2-3成,黑龙江大部完成收获,包括东北积温偏低的地区,农户少量进度10%,主要为早熟玉米种植区域卖粮较多,其余地区农户几乎没有卖粮;吉林省收获进度相对较慢,少部分地区仅收获7-9成,农户鲜有卖粮;内蒙古通辽地区完成收获、呼伦贝尔地区收获滞缓,农户卖粮5%左右,据调查了解,今年华北产区整体仍为丰收年景且品质明显好于去年,面对持续下降的市场行情,农户惜售情绪较重。
          5、今年新粮开秤收购价格同比偏低。今年新粮开秤收购价格同比偏低。具体来看:9月7日,华北部分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挂牌价为2120-2160元/吨,同比低400-530元/吨,10月末降至1740-1800元/吨;东北产区新玉米挂牌价为1860-2060元/吨,同比低120-340元/吨,10月末降至1780-1840元/吨。其中:9月23日吉林省燃料乙醇新玉米挂牌价2060元/吨,较去年低120元/吨;榆树地区加工企业新粮开秤收购价格为 2000 元/吨,较去年下降130 元/吨;松原地区加工企业开秤价格1950 元/吨,较去年下降290 元/吨。黑龙江青冈加工企业开秤价1860 元/吨,较去年下降340 元/吨。预计 11 月 1 日东北地区玉米临储收购预案启动有利于支撑东北玉米价格。
          6、北方港口玉米下海量减少,库存增加。本年度(始于10月)以来,北方港口玉米累计下海量为53.3万吨,同比下降84万吨,降幅61%。北方港口下海量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期普遍比去年推迟,加之此前贸易商不断压低玉米收购价导致集港量不足;二是华北地区玉米上市较早且价格偏低,在南方销区挤占东北玉米份额;三是饲料需求仍然疲软,企业采购谨慎。同时,截至本月末,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82万吨,同比增长20.6万吨,与上年的库存差距逐渐缩小。预计北方港口玉米下海量较少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7、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数量双双下滑。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我国进口玉米16.97万吨,环比下降45.14%。预计2015/16年度进口玉米280万吨,同比下降49%。进口高粱为107.67万吨,预计2015/16年度进口700万吨,同比下滑31%。进口大麦129.53万吨,预计2015/16年度大麦进口量800万吨,同比下降19%。综合考虑小麦替代玉米数量下滑,饲料行业总体需求不佳等因素,预计本年度玉米饲料消费0.98亿吨,同比下降1500万吨。后期来看,预计2015/16年进口玉米替代品数量较本年度有所下滑,进口高粱、饲用大麦和DDGS数量分别为700万吨、 500万吨和650万吨,折算后合计替代玉米1500万吨,比上年下滑425万吨,降幅22%。2015/16年度玉米饲用消费有望小幅回升,预计为1.03亿吨,比上年度增长500万吨。
          三、后期市场形势展望
          展望后市,随着11月1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的正式启动,加之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恢复明显,贸易商参与市场收购积极性提高,均对市场行情有所促动,只是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市场期盼价格底部何时形成仍将经受考验。而对于华北产区而言,持续外流的华北产区相较东北粮源更有价格优势,其价格仍将在低水分玉米占比缩小的背景下持续小幅反弹行情。
          同时,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将成为影响2015/16年度玉米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市场普遍关注临储收购的具体执行情况,在预测最终收购量方面,市场存在明显分歧。我们分析认为,影响玉米临储收购量的因素众多,包括产量、达标玉米数量、仓容、收购标准执行情况、东北地区外运量和消费量。在这些主要因素中,产量、达标玉米数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后期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实际数量、天气变化情况及农户售粮进度等方面仍值得关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